定損員和修理廠有曖昧不清的關系基本上是普遍現象,只是度的把握問題。“多報少修”是定損員和修理廠合作的常用方法。比如一輛轎車一只左角燈被撞壞,換一只角燈只要45元,加上局部噴漆、維修費用等雜七雜八的收費頂多不到200元,但經過雙方聯(lián)手操作,上報給保險公司就會變成輪胎上面的葉子板也被撞壞了,需要兩邊重新噴漆。這樣一來,維修費用理所當然地飆升至4000元甚至更多
處理好和4S店的關系
陳欣(化名)是一家大型財產險公司的車險定損員,和其他同事不一樣,因為是駐場定損員,他上班的地方在北京西北四環(huán)的一家4S店。那家4S店已有平安和太保的駐場定點定損中心了,人保的已經掛了牌子,但定損員還沒到崗。兩名定損員,加4S店的接待員,都在一個屋子里工作,互相之間很熟絡,關系很融洽。
“要都來全了,就可以斗地主了。”陳欣是北京人,說話風趣。在記者以實習身份參與的三天里,他們的確很清閑。“現在分單雙號了,案子不多。要擱以前,得忙死,飯都顧不上吃。”
陳欣很熱情,得知記者是來實習的,便滔滔不絕地介紹起查勘定損的一些知識、各個環(huán)節(jié)。“作為一個駐場定損員,重要的是要處理好和4S店的關系:太親密了,公司會認為你和他們達成了某些協(xié)議,這有問題;太僵硬了,可能會影響公司與4S店的合作,公司會認為你不會擴大公司的業(yè)務規(guī)模。”陳欣絲毫不介意對一個新入行的人直接說出這些,他覺得定損員的職業(yè)敏感性是全行業(yè)皆知的,且這些問題是一個定損員必須要面對的。
“這個場子一般3個月就換一個定損員。”而陳欣在這里已干了13個月了。陳欣國貿專業(yè)畢業(yè),畢業(yè)3年了,一畢業(yè)就進入了保險行業(yè),車險定損干了有2年,也算是這行業(yè)的“老人”了。當問及為什么他會干得這么長時,陳欣說:“可能是因為我在這中間的一個度把握得還行吧。這個4S店也還可以,不太給我找事。”
修理廠二次“撞擊”
陳欣說的“找事”指的是一些修理廠把車主的車拿出去刻意“撞擊”的現象。
我的經驗是,一般的小的作假(修理廠作假),都通融算了,能賠則賠。”陳欣介紹,“譬如不是這次事故撞擊的損失,只要不是太過分,我都假裝沒看出來,不然他們會拿出去撞得更厲害,損失更大。” 據了解,修理廠這種再次“撞擊”的現象很普遍。車主在出險之后,按照汽修廠的要求,書寫一份《委托定損協(xié)議》,全權交由汽修廠負責人來處理此事。“車主盲目相信了修理廠的‘一條龍’服務,汽車出險后就放心地將車和各種證件交給修理廠全權代理。而修理廠卻為謀取利益將車主的愛車撞得面目全非。”
“這是修理廠慣用的手段,這方面我們也想過一些方法,比如說聯(lián)系被保險人前來看撞車現場,建議被保險人盡量不要由修理廠代辦理賠手續(xù)等。”陳欣說,一般來說,車主要是看到車被撞得完全不是開始那樣的,肯定會非常驚訝,“那時,就該車主和修理廠掐了,我得把自己擱在安全的位置。”陳欣顯得很有經驗。
“不過也有很多車主覺得全權交給修理廠比較省事,沒必要太較勁,只要車修好了,不用自己花錢就行。”陳欣補充到,“4S店在這方面還好一些,一些二類修理廠‘代撞’情況比較嚴重,尤其是一些小型汽車修理廠專吃保險,靠的就是‘暗動手腳’發(fā)家。”
據記者了解,汽修的利潤有兩塊,一是工時費,通常可以達到30%;二是材料費。騙保的人,既要了解保險知識,又要懂汽車構造。一些汽修廠便利用自身有利條件,在對事故車輛維修時就開始做手腳。修理廠完全可以一方面報損,向保險公司索要更換部件和維修的費用,另一方面可以將出問題的部分修理一下,或者更換一個價格低得多的組裝甚至劣質部件。正常的利潤是20%-25%,而如果進行所謂的“代撞”騙保,材料費的利潤可以上升少則50%,多則200%、300%,甚至更高。
“4S店因為其維修費明碼標價比一般修理廠要高,他們的利潤空間本身就大一些,他們的‘代撞’業(yè)務較少一點。4S店主要的是要和定損員達成一致。”陳欣說。
自己定損自己修
陳欣坦言:“定損員和修理廠有曖昧不清的關系基本上是普遍現象,只是度的把握問題。”據了解,“多報少修”是定損員和修理廠合作的常用方法。“比如一輛轎車一只左角燈被撞壞,換一只角燈只要45元,加上局部噴漆、維修費用等雜七雜八的收費頂多不到200元,但經過雙方聯(lián)手操作,上報給保險公司就會變成輪胎上面的葉子板也被撞壞了,需要兩邊重新噴漆。”這樣一來,“維修費用”理所當然地飆升至4000元甚至更多。
據了解,定損員和修理廠聯(lián)合騙保的手段主要有“無中生有”、“小中生大”、“移花接木”幾種。定損員的基本責任就是判定事故責任,有無責任、多大責任基本都是定損員說了算。
“雖然目前各公司都以拍照(拍現場事故圖片)來加以控制,可這是一個‘道’與‘魔’的斗爭。把好零件卸下來,把壞零件安上去拍個照不就完了嘛,拍完再把好零件裝上。方法很多。”這正應驗了那句老話:只要是人為的,就會有作弊的。
“這里面水太深了。像我如果突然開著一輛車去公司開會,這就說不清楚了。”在記者跟隨陳欣的三天里,并沒有看到“傳說”中的“經常去高檔餐館吃飯,下班就去娛樂休閑中心”等情況。“呵呵,喝花酒的情況都是存在的。”陳欣也不回避。
到底有多少“油水”值得一些修理廠這樣下工夫呢?“像我所在的這個場子(駐場定點定損中心)每年要造(賠出)公司300萬左右吧。”而在陳欣所駐場的這個4S店,北京西北四環(huán)的一條街上,整條街兩邊滿滿都是各家4S店。
“很嚴重的情況是,有些保險公司定損員又是某修理廠老板,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陳欣介紹說,如果事故車主愿意把車放在這名定損員的修理廠修呢,他會把車損定得高點兒,比如這車一萬五就能修下來,他就定個兩萬,只要對方把車送到他的修理廠,多出來的5000塊就是他的了。如果車主一開始不愿意到定損員指定的店去修,他就把車損定得低點兒,讓車主到市面兒上的修理廠修不成,然后建議車主還是到他的廠里去修。
“定損員的職業(yè)就是很敏感,一月賺十幾萬的大有人在,那都是偶像級的。”陳欣說話有著北京人特有的幽默,“那是罵他呢!干兩年就奔一X5,有的人覺得值了。”
“可我不是很想干這行了,定損員是能干一輩子的工作,尤其是技術過硬的。可我不想這么早就看得到未來,這么早就看得到職業(yè)發(fā)展的盡頭,趁著年輕的時候,我想去做業(yè)務,可頭(上級經理)不讓。”陳欣很無奈,
“定損員這個崗位招個合適的人不容易。”
記者對陳欣很深的印象是,有一天看見他穿著涼拖鞋坐在電腦前,他說是因為前一天下雨,不小心踩水溝里了,皮鞋正烤著呢。他只有一雙皮鞋。
保險公司經理和保險代理人作假是關鍵
張越(化名)曾是“老人保”,干過業(yè)務員、理賠科長、業(yè)務科長、支公司經理、總公司辦公室等職,現在擔任一家保險經紀公司的董事長,近20年的從業(yè)經歷,對車險尤為熟知。
“車險理賠中的‘貓膩’可謂層出不窮,防不勝防,各種作弊手段正不斷翻新,與時俱進。想要完全杜絕是不可能的,只能說怎么有效地減少、降低。從上世紀開始做車險業(yè)務時,我們就說要控制賠付率,擠理賠水分,可這么多年了,仍不見成效。”張越一說到車險理賠的話題,顯然感觸頗多。
“車險理賠的‘貓膩’表面上看都是保險公司定損員和修理廠在操作,他們是顯性關注焦點。但其實在整個騙保環(huán)節(jié)中,至少還有兩個參與者:保險公司管理者(譬如說保險公司經理)和保險代理人,他們是隱性的,更關鍵。”張越指出,保險公司經理主要是把一些其他方面不能解決的費用放在車險費用里,而車險業(yè)務代理人一般既懂保險條款,又懂汽車知識,且他們通常在保險公司內部和汽車修理廠都有關系,作假很容易。
“不同的公司、不同的階段、不同的修理廠,這四類人有不同的作假特征。”張越介紹,不同的公司方面,新老公司有別,譬如說人保和國壽財險,在業(yè)務規(guī)模上,人保的打法是守勢,而國壽財險是攻勢。人保的經理主要從車險費用里走一些其他的費用,從鏈條的下游做文章,而國壽財險的經理則傾向于從上游做文章,他琢磨的是給代理人的手續(xù)費給40%還是50%;不同的階段方面,比如說到了6月底或12月底業(yè)務考核的時候,如果業(yè)務超了,就要留利潤,緊縮理賠;如果業(yè)務不夠,要沖刺,那就得放開理賠,從賠款里倒規(guī)模。不同的時間點,經理和業(yè)務員作弊的手段都不一樣。
靠車險沖規(guī)模是根源
“賠付率居高不下的根源還在于保險公司一味靠車險沖規(guī)模的戰(zhàn)略。”張越分析,“北京的車險市場基本是代理人市場,各保險公司都是從各類代理人手上買業(yè)務,誰給的費用多,誰的業(yè)務就多,行話叫‘放點’,一放點,業(yè)務就上來了。”
“甚至有些公司為了攬業(yè)務的需要,不得不同意一些修理廠的附帶條件,譬如:第一,維修得指定在他們廠;第二,要給修理廠1萬或5000以下的定損權。”張越說,“這個后果是很嚴重的,警察和小偷是一家,任何一點小刮蹭、再細小的損失,修理廠都能定到9999或4999元。”
另外,業(yè)務量的迅速擴張勢必帶來人員短缺,直接導致查勘定損員“倉促上陣”,業(yè)務素質基本功差。“如今車險查勘員的培訓期基本上是一周,在由老業(yè)務員帶著一周后便要獨立操作,其專業(yè)技能和分析能力很難保證。”
據了解,某財產險公司陜西分公司理賠部在2006年開除了60多個定損員,這也說明了保險公司自己一直都沒有找到完善的監(jiān)管制度,從而才導致一個個理賠員“前赴后繼”地“戰(zhàn)斗”在騙保第一線上。
“雖然目前保險公司也采取了一些措施,譬如說引用了定損報價系統(tǒng),但仍然止不住作弊造假,甚至可以說提供了方便,因為罩了合法的外衣。”張越指出,這里面貓膩更多,比如說材料這塊,一般分原廠件、副廠件、假件3種,報價都是報原廠件,可實際安什么件,一般車主哪里清楚。
“僅僅開除定損員只是頭痛醫(yī)頭之舉,根子上的制度不完善,遲早還會發(fā)生‘慶父不死,魯難未已’的結局。”張越表示。